
H-1B签证是一种工作签证,是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Specialty Occupations/ Temporary Worker Visas,用来发放给美国公司雇佣的外国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H-1B签证持有者可以在美国工作三年,之后可以申请H-1B extension再获得三年,所以H-1B签证的有效期总共是六年。
移民局规定每年能获得H-1B签证的人数是85,000。
其中普通 h1b工作签证名额为65,000(H-1B Regular Cap) 。另外的20,000个名额提供给在美国取得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的申请人 (H-1B Master’s Exemption)。而在最后一个财政年度申请H1B的宗案件数高达30万,能够抽中的小伙伴绝对是幸运儿。
受雇于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的附属或相关非营利机构、非营利研究机构或政府研究机构的 H-1B 雇员不受H-1B名额限制,也就是不需要抽签。
还有一件有意思又悲伤的事情是,由于2004年生效的美国与新加坡和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6万5千个普通H-1B名额中6800个名额是预留给智利和新加坡公民,智利公民获得1400个,新加坡公民获得5400个。
从2019年4月1日起,H-1B采取新的抽签制度。第一轮抽签先从所有申请人中抽取65,000个名额。第一轮抽签没有中签的在美国取得了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的申请人将进入第二轮抽签,争取20,000个H-1B Master Exemption的名额。USCIS表示,2019年启用的新抽签顺序,使得具有研究生学位的申请人的中签率提高了16%。
需要注意一点,并不是所有美国的硕士或博士学位都满足H-1B Advanced Degree Exemption要求。满足的条件是获得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所在的学校是被国家级教育认证机构认可的大学,同时该大学是公立的或者是非营利的。
申请H-1B签证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针对外籍员工,另一方面针对工作职位。
先说对员工的要求:
第一,至少拥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若是从美国以外国家获得的学位,须进行学位认证)。
如果没有要求的学士学位,可以用专业的训练或者足够的工作经验来代替学历。三年完整的相关工作经历等同于一年的大学教育,也就是说12年的相关工作经验等效于拥有本科学历。
第二,学位的专业需要与该职位高度相关。
工作职位要求:
(1) 职位的职责必须是专业化程度高、复杂且高级的。
(2) H-1B申请必须由雇主提出并承担费用,个人是不可以提出申请的。
(3) 职位薪资必须达到劳工部公布的现行工资标准 (Prevailing Wage) ,这个标准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地区都是不同。
H1B抽签注册的开放时间是从3月初到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由移民局公布。
那么在3月份前,申请人需要做以下3件事情:
时间来到3月份时,一定要在注册开放时间段内提交登记,建议不要在最后时刻才进行登记,以免系统发生意料之外的故障,而错过开放时段。
在3月底到4月初,幸运的朋友会收到中签通知
然后需要在需要在90天内(即4月初到6月底)申请LCA并递交H1B申请材料。【注意】不论是在这90天之前或90天之后递交的H1B申请材料都会直接被拒绝
接下来就是等待H1B申请结果,最顺利的情况是直接获批,工作身份最早在10月1号生效。
中签后,很多朋友一定会纠结到底是选哪种方式转换成H1B身份,在美国境内进行身份转变即Change of Status,简称COS,或者离境走领事馆程序面签H1BVisa,即Consular Processing,简称CP。
重要从四个方面对比一下两种方式的优劣势
第一,RFE补件的可能性:如果你正在使用CPT工作或者在maintain status方面出现过问题,那么选择COS,就存在被要求RFE的可能性;而选择CP,基本上不会被RFE。
第二,案件的办理时间:COS完全取决于移民局的审批速度,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CP相对较快,但拿到I-797表格后,需要自己预约出境面签,再入境激活工作身份。
第三,面签难度:CP面签的难度比较低,一般都会顺利拿到签证;COS被拒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选择CP方式拿到H1B签证,但面签难度大于直接CP。
所以通常律师会建议正在CPT学校就读的申请人选择CP,但近两年的疫情使得国际旅行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很多人坚持选择了COS,最后也都顺利获批。
一分钟讲清楚如何查询现行工资标准
之前视频讲过,办理H-1B职位薪资必须达到劳工部公布的现行工资标准 (Prevailing Wage) ,这个标准因行业以及地区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第1步:登录Foreign Labor Certification Data Center网站
第2步:FLC Wage Search Wizard
第3步:选择工作地点所在的州,点击下一步
第4步:选择最新的all industries database(database在每年的7月份都会更新)
第5步:然后选择工作地点所在County或Township
第6步:选择工作类别,就可以点击查看到工作标准了。
H1B签证大部分的申请费都是由赞助申请人的雇主来支付,通常H1B费用包括:
H1B电子注册费$10、I-129申请费$460、反欺诈费$500、ACWIA教育培训费(如果雇主拥有雇员等于或少于25人,则需要支付$750的ACWIA教育培训费: $750;若大于25人这项费用为$1,500、律师费以及可能会产生的额外费用:Public Law114-113费用和加急处理费。
之所以说后两种费用为可能会产生的额外费用,是因为只有在雇主拥有超过50名雇员且其中持H-1B和L-1身份雇员人数占总人数50%以上的情况下,雇主公司才有义务缴纳$4000的Public Law114-113费用;只有需要尽快拿到H1B申请处理结果,可选择支付$2500的加急处理费,一般会在15天内就会收到处理结果。
一般华人律师收取的办理H1B签证的律师费在1500-2500美元之间,如果遭遇RFE会另外加收1000-2000美元的费用。
注意:法律没有明确要求雇主需要支付雇员办理H1B的律师费和加急处理费,但上述所提到的其他费用必须由雇主支付,且雇主也不能事先垫付、事后从雇员薪资里扣除。
一招降低H1B被RFE的几率。
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公司职称与申请H-1B填写的专业职称需要一致,其实,在公司的公司职称(Job Title)和申请H-1B时需要用到的专业职称(Occupation Title)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在H1B申请中选择了不合适的专业职称,将会给H-1B获批带来不小的麻烦。
公司职称(Job Title)是在企业里的一个头衔,是所在的部门、岗位、级别来决定的。而专业职称(Occupation Title)是由美国劳工部根据各行业岗位针对在职人员的学位水平、专业背景、工作内容所制定的职称。如果你的律师没有为你选择最合适的专业职称,在申请材料审核的过程中,移民局一旦认定申请人的学位水平和工作内容与选择的专业职称不符,那么申请人很有可能收到了关于职位专业性(Specialty Occupation)的RFE甚至是拒信。
要知道针对关于职位专业性(Specialty Occupation)的RFE是最为常见的RFE,出现在概率要比因Day1CPT而RFE高得多。所以你一定要和你的律师认真研究一下美国劳工部的职业手册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OOH),是移民局认定职称专业性的重要参考。https://www.bls.gov/ooh/
一般律师手里会有很多案子处理,忙不过来的时候会交给助理处理,所以一定要盯紧每个细节,万万不能做甩手掌柜。
你知道吗?某IT巨头去年获批的H1B数量竟然占到了总获批数量7%的份额
2022财年H1B获批数量排名前9位的雇主有哪些?
第9位:Microsoft 1240
第8位:HCL America 1,299
第7位:IBM (1,402)
第6位:Google (1,453)
第5位:Cognizant (1,481)
第4位:Wipro (2,121)
第3位:Tata (3,063)
第2位:Infosys (5,256)
第1位:Amazon 6,182.
这是Amazon连续两年蝉联第一位!不愧为我们非营利组织的金主。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ICC外包公司有多滥用H-1B签证?H-1B已经成为了外包签证,成为印度软件外包行业的一个关键业务模式。过去十多年时间,Infosys、Tata、Cognizant等印度软件外包巨头每年都在H-1B申请数量榜上名列前茅。
我们对于H1B滥用深恶痛绝,努力呼吁立法和执法机关能够管控这一行为,但移民局始终无动于衷,没有出台有效的措施遏制恶意通过多家公司进行抽签注册的行为。不过去年破天荒的两次海底捞又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希望。
RFE就是Request for evidence,需要补充材料,即补件。最为常见的RFE类型由以下几种:
职位专业性 Specialty Occupation
H1B审批中,最常见和最棘手的RFE就是关于specialty occupation。特别是非理工科类别的H1B申请很容易遇到这一问题。移民局会质疑,申请的职位并不需要高度理论和专业实践,也不需要拥有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位的人才。
这一类RFE的应对措施,认真研究美国劳工部的职业手册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OOH),它是移民局认定职位专业性的重要参考,与律师和公司充分沟通,准备好一切证相关的材料,来证明职位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另外,有条件的,还可以提交专家信(Expert Opinion Letter),以行业内专家的角度来证明你的职位属于“Specialty Occupation” 应对难度等级: ★★★★
雇佣关系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hip
持有H1B签证雇员在工作方面必须完全受雇主管理和安排。但是现实中,会有长期派驻客户公司的员工,这时候,便容易出现关于雇佣关系的补件要求。最常出现在IT consulting company的申请中。由于H1B雇员长期驻扎在客户公司,移民局可能会认为客户公司和H1B雇员之间才是真正的管理和控制关系。
这一类RFE的应对措施: 补交材料需要提供像劳务合同等材料来证明雇佣关系的真实存在,并且提供材料证明雇主的确在管理和监督你的工作。应对难度等级: ★★★☆
职位必要性 Availability of Work (On-site)
这一类RFE,主要是因为移民局质疑雇主是否真的需要这个职位,以及雇主提供的工作量是否可以让H-1B申请人做满三年。雇主为小型公司或者是服务外包公司,很容易收到这类RFE。
应对措施:搜集公司的商业计划书、公司同职位其他雇员的情况、公司目前开展的业务合作等资料证明这个职位的必要性,证明与第三方的合作并非短期合作,并提供公司对你的工作安排计划,表明公司有足够的任务需要你来做。应对难度等级:★★★
身分保持 Maintenance of Status
这类RFE主要针对使用过CPT工作许可的H-1B申请人遇到这个问题的比较多,移民局会质疑其持有F1身份的目的是学习还是工作。
应对方法是:提交一切可以证明自己始终保持合法全职学生状态Full-time Student status的有效证据。可以要求学校方面提供成绩单、出勤记录、学费缴费证明、CPT审批涉及到的文件等;要求CPT雇主提供工作证明,注明工作期间和工作职能等来证明工作与就读专业的相关性;自己要提供前往学校上课时发生各种费用的票据,比如酒店入住记录、停车票、过路费收据、用餐收据等来证明出勤情况。应对难度等级:★★
美国政策国家基金会 (NFAP) 的最新的研究报告2021年(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的年度)新 H-1B 初次就业申请的拒绝率已降至 4%,这大大低于 2020 财年 13% 的拒绝率。早些年的拒绝率高得多——2019 财年为 21%,2018 财年为 24%。
“2021 财年新 H-1B 申请的 4% 拒绝率与特朗普上任前的水平相当,当时的政府制定了不少针对国际学生,OPT和H1B的限制性政策,庆幸的是后来法院最终裁定大部分这类限制性政策为违法。另外,2021 财年 H-1B续签的拒绝率仅为 2%,而 2020 财年为 7%,在2018 财年,H1B续签就业的拒绝率竟然高达 12%。
通过观察H1B初次申请和续签申请拒绝率的下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的审批通过率将进一步提升!
H1B抽签滥用一直是被那些严格遵守规则的H1B申请者所深恶痛绝的,民间有很多机构、律所和个人在努力呼吁和推动公平合理分配H1B名额的重要性。但是立法机关和移民局始终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H1B抽签的公正和公平,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H1B滥用玩的最溜的就是那些大型ICC(IT consulting company)公司, 在上一个财政年度中,前5大ICC公司共拿到了13220个H1B名额,H1B滥用的直接受益人是那些南亚(以印度为主)的IT从业者,而最根本的受益者实则是美国IT行业的巨头们。
ICC本质上是码农中介,他们与众多美国头部IT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这些大公司急缺人时,ICC会作为contractor,将自己手里适合对方职位要求的码工的简历给这些公司,让他们进行挑选。这大大节省了美国公司HR筛选人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启用ICC的contractor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费用。
可以说H1B滥用能够平衡和保证南亚码工、ICC、IT大厂三方共赢的措施。在没有资本力量的推动下,是不可能会有新的法案和修订案来限制H1B滥用,也就是说目前仅仅靠民间小规模集体诉讼基本属于蚂蚁绊大象。在特朗普执政时期“Buy American and Hire American”的大氛围下,美国国土安全部在联邦公报上公布了H1B抽签改革的细节,将此前H1B的抽签方式,改为按工资level高低分配签证,高工资级别外籍劳工优先。这一新政将直接利好大厂的外籍员工,而且能够帮助保住传统行业中美国人的饭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ICC对H1B抽签的滥用,而这就会触及到IT大厂的利益。硅谷作为民主党的铁杆票仓,新总统肯定不会让他们失望,H1B按工资抽签一定是被废除的。而符合大财主根本利益的H1B滥用可能会一直继续下去,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多轮补抽(海底捞)也将会继续,同时政府会制定更多类似于“博士直通绿卡”的新政来缓解H1B申请人的抽签压力。另外我们也别忘记,拜登在竞选时承诺将支持增加技术人才签证数量。所以民间的力量不如调转方向推动H1B签证数量的增加。